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进入历史新时期,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新的历史性跨越,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2014年8月20日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共产主义决不是土豆烧牛肉那么简单,不可能唾手可得、一蹴而就,但我们不能因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认为那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就不去做一个忠诚的共产党员。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2018年5月4日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我们党成立后,团结带领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性跨越。中国连绵几千年发展至今的历史从未中断,形成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价值观念和文明体系,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并形成了符合中国实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种独立自主的探索精神,这种坚持走自己路的坚定决心,是我们党不断从挫折中觉醒、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真谛。
2013年11月12日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2013年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2017年10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指出。
2013年1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全国广大共产党员要始终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心系人民、情系人民,忠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团结带领亿万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2019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把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确保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
如果前热后冷、前紧后松,就会功亏一篑。2020年9月1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考察调研。
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忠于党、忠于人民、无私奉献,是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总书记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是一阵子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每个党员都要在思想政治上不断进行检视、剖析、反思,不断去杂质、除病毒、防污染。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指出。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
只要我们紧紧依靠人民,就没有战胜不了的艰难险阻,就没有成就不了的宏图大业。只要我们13亿多人民和衷共济,只要我们党永远同人民站在一起,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革命、建设、改革一路走来,已经一百年了,我们党依靠人民战胜了多少艰难险阻,创造了多少奇迹,取得了多少丰功伟绩,不容易啊。
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邓小平同志坚持从人民创造历史的活动中吸取思想营养和前进力量。2020年10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中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乌蒙深处,乌江岸边,总书记陷入了沉思:从这里的悬崖峭壁,就可以想象当年红军强渡乌江有多难。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
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100年来,中国共产党秉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不畏艰难险阻,不惧流血牺牲,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斗、发愤图强、改革开放,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今天,中国人民拥有的一切,凝聚着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浸透着中国人的辛勤汗水,蕴涵着中国人的巨大牺牲。我坚信,中国人民生活一定会一年更比一年好。
总书记这一精辟论述,是对党的百年历史的深刻总结,是对党的性质宗旨的生动诠释,是对党的初心使命的高度概括。我们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把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能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总书记深情地说:战胜这次疫情,给我们力量和信心的是中国人民。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一四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中国要飞得高、跑得快,就得依靠14亿多中国人民的力量。2015年10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必须相信人民、依靠人民。
总书记强调:没有人民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指出:人民是我们党的执政基础。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今天,我还要说,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哪怕黑云压城城欲摧,我自岿然不动,安如泰山、坚如磐石。我坚信,中国人民必将创造出新的辉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把14亿多中国人民凝聚成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概括为十四个坚持,其中第二条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是从人民中走出来的、对人民怀有深厚感情和强烈责任感的人民领袖,无论是在基层、地方工作,还是在中央工作,都始终把人民挂在心头、念在心里。今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教育引导全党在开启新征程的关键时刻,继续发扬彻底的革命精神,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保持赶考的清醒,以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引领新的伟大社会革命。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党中央统揽全局、果断决策,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总书记强调: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保持力度、保持韧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断取得作风建设新成效。
2017年7月26日至27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开班式上指出: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我们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
本文由韬光养晦网希望田野勤耕耘 高原大地绘新图韬光养晦网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站长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2016年6月航空运输消费者投诉情况通报”
下一篇
整理的好处作文350字